銀發(fā)主播的堅守與傳承
一方屏幕拓文明新境 三尺講臺傳家風薪火

楊維云和她的直播間,。

直播中的楊維云。
6月22日下午4時30分,,楊維云的抖音公益直播“喜洋洋拼音課堂”又準時開播了,。75歲的她一頭銀發(fā),,聲音洪亮——鏡頭里,楊維云精神矍鑠,、神采奕奕,,從基礎(chǔ)的“ɑ、o,、e、i,、u,、ü”開始說起,不時和粉絲互動,,思路敏捷,、對答如流。
這是一處設(shè)在自家餐廳的小小直播間,。從事幼兒和小學教學50年的楊維云在退休后把直播間當作“三尺講臺”,開通“喜洋洋拼音課堂”,,為網(wǎng)友公益講解拼音,。開播4年來,楊維云擁有34.3萬粉絲,,發(fā)布近2000條短視頻,獲贊46.4萬人次,。楊維云榮獲“中國好人”“安徽好人”,、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集體獎——“銀發(fā)知播”、安徽省“月評十佳”學雷鋒志愿服務(wù)先進典型,、“淮南市道德模范”等榮譽,。楊維云家庭榮獲“淮南市文明家庭”“安徽省文明家庭”稱號,2025年榮獲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
“一天不直播都不行,,有人在等我�,!奔幢阕≡�,,楊維云仍堅持讓老伴把黑板帶到病房,繼續(xù)上課,。在她看來,,教學不僅是責任,更是一種信念。
從三尺講臺走進方寸屏幕
2021年4月,,楊維云在抖音發(fā)布了第一條拼音教學視頻,。這位有著50年教齡的老教師不會想到,這個嘗試會改變她的退休生活,。
“當時看到很多年輕人玩短視頻,,我就想,能不能用這個教拼音,?”楊維云撫摸著陪伴她多年的小黑板說,。起初,一個簡單的教學視頻要反復(fù)錄制幾十遍,,“眼睛老花看不清手機,,手指也不靈活,但想到可能有人需要,,就堅持下來了”,。
令她驚喜的是,視頻發(fā)布后,,留言區(qū)很快出現(xiàn)這樣的評論:“老師教得真清楚,!”“我50歲了,終于學會拼音了,!”這些反饋讓楊維云找到了新的人生價值,。2021年5月17日,“喜洋洋拼音課堂”正式開播,,從此雷打不動,。
57年相濡以沫的默默支持
走進楊維云的家中,小小的餐廳已經(jīng)被改造成直播課堂,,直播手機也被孩子們換成了20寸大屏幕,,更加方便老人觀看,。
楊維云的堅持,,離不開老伴吳懷寶的全力支持,。57年的婚姻里,,他們相互扶持,彼此理解,。為了支持楊老師直播,,吳懷寶承包了一切家務(wù)。有時候楊老師直播起來,,飯都沒時間吃,,吳懷寶默不作聲,怕打擾了她,,只把飯菜放在鍋里,,等楊老師下播后,,趕緊開火加熱,。為了便于楊老師教學,吳懷寶還動手制作了一些拼音識字道具,,把藥品盒子變成了可以靈活使用的拼音字母卡片,�,!皠e看卡片很簡單,,每個卡片上有掛鉤,可以隨時取隨時用,,對練習拼讀很有幫助�,!睏罹S云表示:“老伴和孩子們這么支持我,,我渾身充滿了力量,!”
每次直播時,吳懷寶習慣坐在客廳一角,,不時遞上一杯熱水,再用手勢提醒妻子“注意嗓子,,該喝口水了”,。相濡以沫57年的老夫妻,言語舉止間,,盡是在經(jīng)年累月的瑣碎生活里積淀而成的相互“懂得”和“體諒”。
有一次住院,,楊維云為了不間斷直播,甚至央求老伴把黑板帶到了病房,�,!昂芏嗳丝赡苁莿倓偲鸩剑绻也恢辈�,,他們等不到我也就失去了學習拼音的信心和興趣了,。”老伴擔心她的身體吃不消,可是楊維云堅持直播,,仿佛直播教學才是她的治病良藥,,老伴實在拗不過她,只能把黑板帶到了病房,。
代代向上的家風力量
良好的家風如同蒲公英,,將善良的種子播撒四方。楊維云夫婦的言傳身教,,也引導(dǎo)著家庭成員愛國愛家,、向上向善,。其大兒子是我市全民國防教育宣講人才,,小兒媳婦曾獲市委政法委頒發(fā)的“優(yōu)秀網(wǎng)格員”稱號,孫子,、孫女們也都積極進取,,向奶奶看齊。
從三尺講臺到網(wǎng)絡(luò)直播間,,從青絲到白發(fā),楊維云用熱愛與堅守點亮了無數(shù)人的學習之路,。而她背后的家庭,則用無言的支持和代代相傳的良好家風,,書寫了一段跨越半個世紀的幸福篇章。這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榜樣,,更是文明社會風氣的生動體現(xiàn),。
(記者 廖凌云 記者 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