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連續(xù)兩天迎來兩例造血干細胞捐獻
1月14日和15日,,來自我市的志愿者葛宏港、魏煒在安徽省立醫(yī)院相繼成功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為素不相識的受捐者點燃了生命的希望,。他們也分別成為全省第151、152例,、淮南第14和1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上演了罕見寶貴的“生命連號”。
21歲的捐獻者葛宏港是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此次完成了迄今為止安徽省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開展以來第一個特加急捐獻,,他也成為安徽理工大學第三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2017年3月19日,,葛宏港在校獻血時留取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樣本,,此后多次獻血、參加校志愿服務活動,。去年12月,,葛宏港與外省一名12歲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女孩初配合格,,由于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特加急捐獻,高分辨配型采樣,、體檢,、捐獻時間緊急通知一并下達�,!皼]想到這么快就能和患者配上型,,我覺得有些突然,但更感到責任重大,�,!备鸷旮蹧]有半點遲疑,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不到24小時就完成體檢等步驟,。經(jīng)家人同意,在學校支持下,,他放棄期末考試,,于1月9日入院,1月14日成功采集捐獻,。剛榮獲全國無償獻血貢獻獎的安徽理工大學,,作為淮南獻血和造血干細胞捐獻采樣的大戶,目前也成為全省第一所出現(xiàn)3名大學生捐獻者的學校,。
另一位捐獻者魏煒是國家稅務總局淮南市稅務局公務員,,也是全省第一位稅務干部,、淮南市第一位公務員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魏煒從上大學開始就堅持獻血,,積極參加公益活動,,2015年12月,在市紅十字會倡議發(fā)起,,淮南市舉辦向習總書記點贊的全國道德模范,、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張寶學習暨紀念國際志愿者日活動時,魏煒志愿加入捐獻行列,,現(xiàn)場獻血并留取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樣本,。“雖然知道配型成功就像大海撈針似的難,,但我一直期盼著,。”2018年10月,,得知與一名外省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女性患者初次配型合格后,,魏煒倍感欣喜,他說:“與挽救一條生命相比,,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堅持控制飲食,,加強鍛煉,,順利通過體檢,并于1月15日成功采集捐獻,。
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治療白血病的最有效途徑,,但在非血緣關系人群中,造血干細胞配型相合的可能性僅為幾萬分之一,。同城連號配對成功,、相繼捐獻,十分罕見,,被譽為“生命連號”,。而此次也是我市繼2016年9月出現(xiàn)安徽省第98、99例捐獻者之后,,出現(xiàn)的第二對“生命連號”,。
“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無害,我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隊伍中來,,為社會和他人貢獻一份愛心,。”市紅十字會負責同志介紹說,目前我市采集造血干細胞樣本近5000份,,有8支專業(yè)志愿服務隊常年開展宣傳動員和采集活動,,已有15人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本月還將有1名安徽理工大學在校學生即將捐獻,。(記者 何婷婷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