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淮南市孤獨癥聯(lián)誼會,,記者見到了校長黃薇,,她的臉上展現(xiàn)出樂觀積極的笑容,讓記者記憶深刻,。從2008年創(chuàng)辦淮南孤獨癥聯(lián)誼會,,整整10年的時間,黃薇用她的微笑和愛感染了每一個來這里康復治療的孩子,。記者采訪時發(fā)現(xiàn),,她和每一個孩子及家長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他們儼然已經(jīng)成了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說起創(chuàng)辦學校的緣由,黃薇告訴記者,,她的大兒子2003年便確診為孤獨癥患者,,為了給孩子治病,她獨自一人帶著孩子走遍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知名的大醫(yī)院及孤獨癥康復訓練中心。然而高昂的費用,、在外的不便讓她無奈地再次選擇回到淮南,。當時淮南并沒有針對孤獨癥患兒的康復訓練機構。黃薇依靠多年來陪伴孩子治療學習到的康復訓練知識,,在家里給孩子做康復,。她還利用業(yè)余時間,潛心學習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理論,,研究訓練規(guī)律和方法,。在外求醫(yī)時她還結識了淮南許多孤獨癥患兒家長,,了解到這些孤獨癥家庭的身心疲憊與孤立無援。2007夏天,,黃薇和兒子去探望淮南一名生病的孤獨癥兒童小玥,。小玥家里年久失修的破瓦房、家徒四壁的蕭索景象讓黃薇潸然淚下,,小玥母親的辛酸與無助讓她堅定了創(chuàng)辦康復機構的想法,。
10年來,在黃薇的苦心經(jīng)營下,,聯(lián)誼會已發(fā)展成為淮南市成立最早,、規(guī)模最大、基礎最扎實,、社會反響最強烈的孤獨癥康復訓練AAA級社團組織,,填補了淮南市孤獨癥康復訓練的空白。
在學校里,,記者見到了小王,,他從9歲來到這里接受治療,到今年已經(jīng)9個年頭了,。黃薇向記者回憶,,小王來的第一天就有暴力行為,一拳把老師的眼睛打得眼淚直流,,但是在媽媽和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下,,小王現(xiàn)在生活基本可以自理,還能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學校的技能工作室里,,黃薇十分驕傲地向記者展示了小王的鉆石畫作品,一幅幅精美的鉆石畫襯托著孩子自信的臉龐,。
2015年,,市殘聯(lián)撥付5萬元,幫助聯(lián)誼會成立了技能工作室,,“孩子們在技能工作室里學習烹飪,、畫畫、烘焙,,鍛煉動手能力,實現(xiàn)自我認同,�,!秉S薇有些激動地回憶到,當兒子將第一次做出的蛋糕捧到她面前,,笨拙地說:“媽媽,,你吃,!”時,雖然那塊蛋糕有點發(fā)糊,、有點發(fā)黑,,卻讓她熱淚盈眶。
“孤獨癥患者家長普遍有種擔憂,,需要終身陪護的孩子在自己去世后該怎么辦,?所以我們在康復訓練的同時加強了對孩子的技能訓練,希望他們能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也希望社會能夠慢慢接受他們,,為孤獨癥患者提供一定的空間,讓他們的未來有更多的可能,�,!秉S薇介紹道,聯(lián)誼會今后會逐步加強孩子的技能訓練,,不定期開展自閉癥宣傳活動,,讓社會群眾更加了解這個群體,對這個群體有更多的包容,、理解和幫助,。
10年的堅守有了回報。在省市殘聯(lián)的長期以來的關心和支持,,以及黃薇和老師們的努力下,,目前學校里有200多個孩子,小到1歲6個月,,大到20歲,,分成小中大班,通過專業(yè)的干預治療,,進行眼神交流訓練,、感覺統(tǒng)合訓練、認知訓練等,,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孩子走進普通學校,,享受和正常孩子一樣的平等教育。
作為安徽省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淮南市孤獨癥聯(lián)誼會先后被授予“全省社會力量開展殘疾人兒童康復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民生工程孤獨癥工作訓練定點機構”、“安徽省保護未成年人十大事件”,、“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十佳江淮優(yōu)秀志愿服務項目”等十余項榮譽稱號。2018年1月,黃薇還光榮地當選了“中國好人”,。
“我個人的榮譽不算什么,,希望我的小小努力,能呼喚社會上更多的愛心人士將關注持續(xù)傳遞,,涓涓愛心匯聚成漫天繁星,,助力星星的孩子照亮前行的路�,!�(記者 周瑩瑩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