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文博會主場館內,,有一處“鐵華內畫”展位,從第一屆淮南文博會開始,,今年已是鐵華女士連續(xù)3屆來參展了,。她說,從北京來淮南參展,,為的是讓這個“國家級非遺”得到更進一步的推廣,。
鐵華是內畫鼻煙壺第四代傳人,今年已65歲,。內畫鼻煙壺是中國特色傳統(tǒng)手工藝品,,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它的工藝是用一根前端帶鉤纏狼毫的長筆,,蘸上墨或顏料伸到口徑很小的鼻煙壺內壁作畫,。
1979年,鐵華從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守本學習內畫技藝,她畫工獨特,、做工精美,,主要代表作有《百子圖》《瑤池赴會》《三英戰(zhàn)呂布》《百魚圖》《赤壁游》等,有很強的文學性,。
展位上擺著大大小小的鼻煙壺數十件,,都是出自鐵華之手,歷史故事,、人物肖像,、山水花鳥等是她的擅長�,;春釉鐖�,、淮南網記者了解到,內畫的創(chuàng)作需要高超的技藝,,首先作畫順序相反,,內壁反著書畫,外壁才能是正順序,;其次,,鼻煙壺的壺口很小,限制書畫的操作,,內壁繪畫時不容易看到筆的位置,。鐵華卻謙虛地說,內畫鼻煙壺創(chuàng)作沒什么神秘之處,,入門很容易,,技巧也不算很高超,重要的是手藝人的修養(yǎng)和美術基礎,。
小小鼻煙壺中,,內畫的筆觸細膩,這就要求創(chuàng)作者的眼力要好,,不能看手機,,而這,是年輕人受不了的,,內畫的傳承遇到很大的問題,。正因為這樣,鐵華女士對于淮南文博會總是積極參展,,她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內畫鼻煙壺,,也希望有越來越多感興趣的年輕人能夠靜下心來學習,把這個技藝傳承下去,。(記者 張雪峰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