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一大早,,八公山區(qū)山王鎮(zhèn)林場村村民方萬連像往常一樣走進自己承包的蔬菜大棚,,照看里面精心培育的盆景樹栽和各種果樹;然后他又去山上的養(yǎng)雞場,,和工人們一起為雞舍降溫,。這幾年,靠著多元化產業(yè)經濟和村里的幫扶,,方萬連已經徹底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之路�,?砷e不下來的他,,仍是每日奔波于大棚和養(yǎng)雞場之間。在蔬菜大棚里,,正在忙碌的方萬連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脫貧致富的夢想我已實現(xiàn),下一步我打算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經濟,,開辦吃住一條龍的農家樂,,做大做強自己的產業(yè)!”
昔日貧困,,靠著幫扶在荒山上建起養(yǎng)雞場
家住山王鎮(zhèn)林場村的方萬連曾經是村里的貧困戶,,那時家里只有幾間破草房,自己也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靠著打散工為生,。后來,村里看他能吃苦,,人又勤快,,就幫他出主意,讓他辦養(yǎng)殖場,,并把村里的荒山—東山無償租給他使用,。“村里提議時,,我也考慮了很久,,覺得這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zhàn),。于是,,就咬咬牙找親朋好友借了錢,,在東山上建了雞舍,辦了養(yǎng)雞場,�,!狈饺f連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最初他只在山上養(yǎng)了1000多只溜達雞,,主要銷往周邊的飯店,剩下的賣給雞販,。后來因為銷量好,,他又加大了投入,達到了5000多只,�,!澳菐啄辏@種溜達雞特別好賣,,每月都能賣掉幾百只,,尤其是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一天的銷量都達到200多只,�,!狈饺f連說道。
養(yǎng)雞場盈利后,,方萬連把賺來的錢又全部投入到養(yǎng)雞場中,,用于擴建雞舍,,改善設施,。后來,隨著銷售溜達雞的養(yǎng)雞場越來越多,,他又將自家養(yǎng)雞場的重心放在了蛋雞上,,投入了5000多只蛋雞,生意也逐漸走上平穩(wěn)之路,。方萬連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辦養(yǎng)雞場期間,,村里給予了他很多幫助,,除了無償把荒山租給他使用外,還積極幫助他申請國家有關建沼氣池的資金30萬元,、有機肥補助10萬元以及循環(huán)經濟20萬元,,讓他的養(yǎng)雞場規(guī)模越來越大。
遭遇禽流感,,“一無所有”后靠大棚蔬菜再次翻身
2013年對于方萬連來說,,是異常痛苦而無奈的一年,。這一年,他的養(yǎng)雞場遭遇了禽流感,,18000多只雞全部被撲殺活埋,。原先賺來的錢全部虧損不說,自己還倒欠了30多萬元,�,!爱敃r心里真是難受極了,努力了這么久,,卻‘一朝回到了解放前’,,所有的心血都白費了!”方萬連說,,即使自己當時虧損嚴重,,也沒想過去找政府要賠償,只當自己是時運不濟,。
后來,村里再次找到他,,鼓勵他種植大棚蔬菜,,這讓消沉了一段時間的方萬連再次看到了希望。敢打敢拼的他立即采納了村里的建議,,承包了10畝地,,建起了蔬菜大棚�,!盀榱硕噘嶅X,,我最初在大棚里種的是菜苔,這種蔬菜雖然種起來不費事,,可收起來特別費時費力,。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采摘,然后扎成一小捆一小捆的,,既要整齊還要賣相好,。”方萬連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那三年自己和家人真是辛苦極了,每天4點不到就要到大棚里采摘新鮮的菜苔,,一直忙碌到晚上10點左右,,三餐幾乎全是在大棚里解決,。不過這樣的辛勞也換來了高的回報,,在種植菜苔的三年里,方萬連的10畝蔬菜大棚每年都有10萬元的純收入,。
發(fā)展多元化經濟,,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在種植大棚蔬菜的同時,方萬連也沒有放棄自己的養(yǎng)雞場,�,?恐笈锸卟朔e累的資金,方萬連把養(yǎng)雞場盤活了。養(yǎng)雞場恢復規(guī)模生產后,,方萬連又把目光放在了盆景和果樹上,。“種菜苔實在是太累人了,,從去年開始,,我就在大棚里改種西瓜了。雖然效益沒有菜苔好,,可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些別的事,!”方萬連說,他發(fā)現(xiàn)盆景樹栽前景不錯,,就在其中一個大棚里嘗試種了不少盆景矮松,,又在旁邊種了板栗、車厘子,、蘋果等果樹,。如今,這些矮松和果樹在他的照顧下都長勢良好,,雖然收益比蔬菜來的慢,,可長期效益卻很好�,!扒萘鞲心谴谓o了我一個很好的教訓,,不能只依靠單一的產業(yè),要發(fā)展多元化的產業(yè)經濟,,才能真正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所以,現(xiàn)在我還想在自家大棚旁發(fā)展特色經濟,,利用現(xiàn)有的有利條件,,開辦一個能提供吃、住,、玩一條龍服務的農家樂,!”在采訪結束時,方萬連對未來充滿憧憬,。
圖一:夏日炎熱,,方萬連正在給雞舍降溫。
圖二:雖然大棚里溫度很高,,可方萬連還是每天都來照看他親手種植的盆景愛松,。
(記者 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