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記者前往大通區(qū)孔店鄉(xiāng)歡燈村駐村蹲點采訪脫貧攻堅工作,。一大早,記者來到貧困戶鄭禮龍家的田地時,,他正忙著摘長豆角,。記者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看到密密麻麻的枝葉下面,,長長的豆角掛滿技頭,呈現(xiàn)出一派豐收景象,。
“眼下,,市場上長豆角價格每斤2元左右,我家已經收入3000多元了,�,!编嵍Y龍一邊忙著摘長豆角,一邊和記者說話,,臉上流著辛勤的汗水,、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我家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2016年實現(xiàn)了脫貧夢想,�,!迸逵浾邅硪夂螅嵍Y龍便打開了話匣子,,說起父子兒子脫貧的故事,。
鄭禮龍告訴記者,自己今年66歲,妻子去世后,,一直與兒子相依為命,。因為貧困,兒子30多歲了,,但一直沒有成家,。話語間,鄭禮龍流露出一絲傷感,。
田地是農民的生存之本,。鄭禮龍說,自己家有4畝多田地,,以前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經濟效益不高,。2014年以來,,駐村扶貧干部千方百計幫助自己調整種植結構,種植西瓜,、長豆角等經濟作物,,雖然更加辛苦一些,但經濟效益明顯提升,�,!胺N植水稻,每畝純收入不超過1000元,;種植長豆角,,若市場行情好,每畝純收入在5000多元以上,�,!编嵍Y龍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鄭禮龍告訴記者,,眼下正是長豆角上市時節(jié),,因自己患有動脈曲張疾病,行動不便,,重體力勞動都落在了兒子一個人身上,。為減輕兒子負擔,家里新買了電瓶車,,兒子負責田里,,自己負責銷售。
光伏扶貧,,既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又能推廣綠色清潔能源,。歡燈村集中建設了一個分戶光伏電站。村干部告訴記者,為助力貧困戶脫貧,,當?shù)攸h委,、政府為每戶貧困戶出資2.4萬元,建設了容量為3千瓦的光伏,,共惠及20戶農戶,。作為受益者,鄭禮龍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他家的電費收益為370元,另外還有政策補貼600多元,,每年約有2000元收益,。
農閑時,鄭禮龍便會當起村里保潔員,,既支持了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又能多一點家庭收入。鄭禮龍的兒子,,則前往上海等沿海城市打工,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有辛勤付出,,才會有收獲的喜悅。2016年,,鄭禮龍家在貧困戶羨慕的眼光中,,率先實現(xiàn)了脫貧夢想。這一年,,他家蓋了兩間新房,,加上原有的兩間房屋,四周拉上圍墻,,就是一個小院落,。鄭禮龍說,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期盼著早點娶上兒媳婦,,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戶脫貧,,扶貧政策不脫鉤,。市委老干部局駐村扶貧工作隊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增強脫貧的可持續(xù)性,,實施了“戶脫貧,、扶貧政策不脫鉤”的政策。眼下,大通區(qū)委,、區(qū)政府正考慮給每戶貧困戶贈送兩頭品種羊,,鼓勵貧困戶自力更生,通過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增加收入,。大河有水小河滿,。圍繞壯大村集體經濟,村里正在積極謀劃發(fā)展商貿,、養(yǎng)殖等產業(yè),,變輸血為造血,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注入新動力,。
【采訪手記】 鄭禮龍父子二人,,面對貧困,不等不靠,,通過種植豆角,、外出務工等途徑,在黨委,、政府對其光伏扶貧的幫助下,,實現(xiàn)了脫貧夢想,上演了父子脫貧記,。鄭禮龍父子脫貧故事,,闡釋了這樣一個道理:黨委、政府幫扶是外力,,激發(fā)主體活力是內力,,只有內力外力共同發(fā)力,才能最終贏得這場戰(zhàn)役,。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