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田家庵區(qū)西南的史院鄉(xiāng),是典型的農業(yè)鄉(xiāng)鎮(zhèn),,偏遠,、落后曾是它的代名詞,9個行政村建檔立卡的省級貧困村就有2個,,貧困人口955戶1445人……
過去的一年,,史院鄉(xiāng)認真貫徹精準扶貧的工作原則,結合實際,,從“誰來扶,、扶持誰、怎么扶”三個方面努力探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思路和舉措,,貧困村村容村貌有了極大改觀,,群眾生活也有了明顯改善,取得了良好實效。
“誰來扶”:強組織保障形成幫扶合力
“張書記,,我們貧困戶都感謝你�,。 薄皡梧l(xiāng)長,,你又來了,,進屋來喝口水!”……記者跟隨史院鄉(xiāng)幾名干部行走在尹祠,、澗壩兩個貧困村中,,不時有村民上前來打招呼。
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zhàn),,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在推進扶貧工作中,史院鄉(xiāng)黨委,、政府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鄉(xiāng)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聯(lián)系村鄉(xiāng)干部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鄉(xiāng)扶貧工作站,下設9個村級扶貧工作隊,,強化組織領導,,強化思想認識,強化責任落實,,強化陣地建設,。
“干部腳底有泥,群眾心里有底”,。鄉(xiāng)黨委,、政府嚴格實行貧困戶包保責任制,市,、區(qū),、鄉(xiāng)、村四級近200名黨員干部奮戰(zhàn)在扶貧第一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包戶包人,,確保扶貧工作做到無死角、全覆蓋,,為全鄉(xiāng)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扶持誰”:動態(tài)管理精準識別貧困戶
鄉(xiāng)政府一間辦公室里,一個名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信息監(jiān)控表”的碩大表格占據(jù)了整整一面墻,,村別,、戶主姓名,、家庭人口、致貧原因等貧困人口基本信息,,以及幫扶單位和人員,、扶貧脫貧措施等信息,,均在表格內一一呈現(xiàn),。一旁的辦公桌上,一本本厚實的貧困戶基本情況,、扶貧手冊及其他臺賬整齊擺放,。
“要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高幫扶措施和資金使用的精準度,,讓真正困難群眾得到實惠,就要求我們要在精準識貧上下真功,、下苦功,。”鄉(xiāng)黨委書記張傳斌說到,,鄉(xiāng)黨委,、政府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各村村干部進村入戶對貧困戶信息一再排查,、一再核實,,實行“一戶一策”分類扶貧,為每戶貧困戶制作一套信息檔案和幫扶手冊,,真正做到了底數(shù)清,、問題清、任務清,、對策清,、責任清。
史院鄉(xiāng)實行貧困人口動態(tài)化管理,,對全鄉(xiāng)農戶逐村逐組逐戶進行地毯式摸排,,成立審核小組對摸排出的新增貧困戶進行初核、復核,,及時張榜公示,。通過摸底、排查,、審核,,確定新增貧困戶50戶137人,確保了扶貧工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真正做到扶真貧,、真扶貧。
“怎么扶”:多措并舉為貧困戶辦實事
以前幾間危房四面漏風,,栽種水稻和小麥只能勉強滿足口糧,;如今實施危房改造蓋起兩間新房,房頂上架起的光伏電站已并網發(fā)電,,屋頭田地里樹起一座鋼架大棚種起酥瓜……51歲的澗壩村貧困戶龐貴蘭的生活在今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酥瓜采摘后有五六千元錢收入,到年底光伏還有3500元左右,,我們家日子也就好過了,!”丈夫去世多年,自己和女兒都患病,,一直在貧苦生活中掙扎的龐貴蘭如今對生活充滿希望,。
龐貴蘭所期待的生活,在尹祠村村民尹良澤家已經早一步轉化為現(xiàn)實,。77歲的尹良澤一家三口幾乎都沒有勞動能力,,史院鄉(xiāng)在去年為他家建起了戶用光伏扶貧電站和鋼架大棚,全年光伏發(fā)電及大棚種植草莓收入超過了13000元,,家庭也在去年年底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如今,尹良澤在鄉(xiāng)鄰的幫襯下又擴大了大棚的規(guī)模,,收入將進一步增加,。
史院鄉(xiāng)在扶貧工作中還注重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積極爭取愛心人士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帶動貧困戶發(fā)展,,位于閆陽村的展旺制衣有限公司便是“鳳還巢”企業(yè),,為14名貧困群眾提供了就業(yè)崗位。45歲的員工尹玉美說,,以前在市里找事做,,工資不高、離家還遠,,如今每月收入4千元左右,,既有穩(wěn)定工作還能照顧家庭。
在尹祠村,、澗壩村實施100KW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將為每村增加年集體經濟收入約12萬元,201戶貧困戶將受益,;投資230余萬元,,建成3條扶貧道路;對30戶貧困戶實施養(yǎng)殖扶貧項目,,每戶發(fā)放波爾山羊2只……一件件切合實際的舉措,,為貧困戶們繪制出了脫貧的美好圖景,,而這些圖景正大踏步轉化為現(xiàn)實——3年來,史院鄉(xiāng)已實現(xiàn)脫貧555戶783人,,尹祠村已于2016年從省級貧困村中出列,,澗壩村也擬于今年出列!
短評:扶貧講效益,,招招見實效,。明確了“誰來扶”,便能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解決了“扶持誰”,就指明了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方向,,既不能落下一個貧困群眾,還要力爭做到脫貧到人,;做好“怎么扶”,,歸納起來就是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像史院鄉(xiāng)一樣,扶貧工作離不開黨員干部的帶頭引領,,還需要從幫扶對象的實際出發(fā),,開展“量體裁衣”式細致服務,實現(xiàn)從“輸血”扶貧向“造血”扶貧轉變,,做好這些才能真正幫扶困難戶早日脫貧,。
(記者 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