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管理局直屬分局養(yǎng)護工翁理勝的奉獻之歌
翁理勝,市公路管理局直屬分局一名普通的公路養(yǎng)護工,。他29年如一日,,堅守在平凡工作崗位上,保障群眾安全便捷出行,;他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歷經摸爬滾打,成長為 “紅旗機械手”,,機械設備維修,、路面小修養(yǎng)護方面的技能人才,在全市公路行業(yè)樹立了身殘志堅,、愛崗敬業(yè)的好榜樣,。今年,他榮獲了市第四屆道德模范提名獎,。
身殘志堅,,成為“紅旗機械手”
小時候,翁理勝的一條腿不幸患了股骨頭壞死疾病,,并留下后遺癥,。1986年,16歲的翁理勝初中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公路養(yǎng)護工人,,工作職責是駕駛四輪車。他非常珍惜這份工作,,班前班后細心保養(yǎng)車輛,;車輛維修時,他跟前跟后遞工具打下手,,樂在其中,。
領導見他肯鉆研、進步快,,就把壓路機,、裝載機交給他操作,,領導的信任讓他倍感自豪,他對機械操作維修更加癡迷,。20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公路建設的高峰期,那時沒有穩(wěn)定土拌和設備,,塘渣灰土全靠裝載機鏟拌,,他先在料場操作裝載機拌和好筑路材料,,然后再上路駕駛壓路機將瀝青分層壓實,。午休時,大家忙著休息,,他卻在搗鼓機械,,這里擦擦、那里緊緊……不管誰的機械車輛拋錨,,他都要忙前忙后,。有人笑他癡:“見過花癡,沒見過你這樣的鐵疙瘩癡,�,!彼麉s笑著說:“俺伺候好這些鐵疙瘩,讓它朝東就不敢朝西,!”他操作的機械利用率,、完好率年年在全市公路行業(yè)最高,年年被評為“紅旗機械手”,。
2011年,,翁理勝患了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坐在裝載機的操作室里,,一會兒就雙腿麻木疼痛難忍,。為保證安全操作機械,他自制了環(huán)腰背帶,,用鋼絲掛在操作室的頂端,,借助外力減輕腰部受力。2012年,,全市公路行業(yè)瀝青拌和機除塵設備維修改造,,他帶領同事,利用現有資源和可利用材料,,歷時一個多月,,圓滿完成任務,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
修路修身,甘為“鋪路石”
養(yǎng)護體制改革后,單位工作重心轉向小修養(yǎng)護和應急保暢,,專用機械使用率大大減少,。他本來可以借此機會好好休息,他卻閑不下來,,小修養(yǎng)護技能學習成了他的新目標,。酷夏時節(jié),,在地表50多度的蒸烤中修筑,、養(yǎng)護公路,維修鋼護欄,、埋設碑樁等安全設施,,勞動強度大,需要長時間彎腰施工作業(yè),,一般人都難以承受,,更別說腰腿有病痛的翁理勝了。同事勸他,,他憨厚地笑著說:“俺干的不就是這活嗎,?”雨雪天氣開動裝載機應急搶險,在強臺風天氣里清理公路兩側行道樹斷枝,、倒伏等,,常常需要夜以繼日,幾十個小時連續(xù)工作,,他從不含糊,。
為幫助單位節(jié)省養(yǎng)護經費,他和同事們集思廣益,、厲行節(jié)約,,大到收集廢舊標牌鋼管、搭建應急設備車庫,,辦公室分割拆并,、墻面維修粉刷,應急設備維修保養(yǎng),;小到辦公室水電維修,、屋頂防水、下水道疏通,、修理門鎖,,他都親力親為。有人說他傻,,“有專業(yè)機械操作技能,,到哪每個月不給萬把塊錢工資,,何苦在這累死累活一個月才一千多元”。他卻說:“俺就是一顆小石子,,只有用做鋪路才踏實,,放在其他地方可能就是絆腳石了�,!蔽汤韯偌彝ケ容^困難,,愛人沒有工作,但他從未向單位提出過任何照顧請求,。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單位組織捐款捐物,,他都慷慨解囊,。29年來,,他駕駛著壓路機,,碾過無數個坑坑洼洼;開著鏟車(裝載機),,鏟除無數冰雪和路障,,身后留下一條條平坦大道,他自己也鋪就了一條堅實的人生路,。
有人說,,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做精就是不簡單,。翁理勝,,一個身殘志堅的公路養(yǎng)護工,用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和汗水,,弘揚了“鋪路石”精神,,譜寫了一名當代公路養(yǎng)護工的奉獻之歌!
(記者 朱慶磊 實習生 楊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