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日報社編輯蔡靖宇獲評淮南好人
蔡靖宇是淮南日報社的一名普通編輯,,他因孝敬父母,,拾金不昧,熱心公益,,弘揚社會公德,、社會正氣獲評淮南好人。
孝敬父母弘揚美德
“聽爸爸媽媽拌嘴是我最開心的時候,�,!�8月3日中午,在父母家忙著做飯的蔡靖宇長舒一口氣說,,“我父母已經八九十歲高齡了,,生活早已不能自理,身體及精神狀況也是時好時壞,,他們能拌嘴吵架,,說明這一天他們狀態(tài)不錯,我懸著的心就能放下來了,�,!�
“爸爸是一名曾經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的老干部,年紀大了,,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陳舊性肺結核、右肺完全損毀,,左肺也有支氣管擴張伴感染,、肺氣腫,慢性胃炎,,腦梗死,、腦萎縮等疾病,;媽媽身體也不好,,患有癌癥、腦積水,、糖尿病并發(fā)癥,,腰椎和尾椎陳舊性壓縮骨折等諸多疾病。”看著躺在床上的父親和坐在輪椅上的母親,,蔡靖宇眼眶濕潤地說,,“常年下來,我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他們,,不怕你笑話,,我經常失眠,最困難的時候我背著二老偷偷抹眼淚,�,!�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了解到,,蔡靖宇的妻子在合肥,,兄弟姊妹也都在外省市工作生活,他一人挑起了照顧父母的全部重擔,�,!拔沂且幻h報編輯,平時工作很忙,,還時常值夜班”蔡靖宇說,,“我努力協調好工作和生活,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把全部的業(yè)余時間都放在了父母這邊,,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就請保姆幫著搭把手,�,!�
時間回到2011年,那一年,,蔡靖宇的父母同時病倒住院,。白天,蔡靖宇在單位工作,,晚上去醫(yī)院照料老人,。前前后后一年多的時間,他每天奔波在單位和病房之間,。
有一段時間,,他的母親因為長期臥床,20多天未解大便,,十分痛苦,。看著母親青筋暴凸,、肚子鼓脹,,蔡靖宇顧不得避嫌,,俯下身子,伸手去摳大便,。站在一旁的護士見狀,,不住地贊嘆他是個大孝子。
照顧好母親,,蔡靖宇再到醫(yī)院的另一樓層照顧父親,。終于,在他的精心照護下,,他的父母順利度過這場生死關,。父母出院后,,他又自學了扎針抽血,,在家為父母抽血,然后送到醫(yī)院化驗,。
為了更好地照顧雙親,,蔡靖宇自學了科學護理腫瘤及腦梗患者等專業(yè)知識,。每天,,他把一日三餐端到老人面前,幫助他們洗澡,、換衣,、處理大小便。十余個寒暑過去了,,在他的悉心照顧下,,老人雖然常年臥床,卻沒有生過褥瘡,,并一次次轉危為安,。
拾金不昧熱心公益
蔡靖宇在家是大孝子,在外是好公民,。2018年12月18日晚11時許,,他下夜班回家,騎車途經金家?guī)X路東方醫(yī)院集團總院西側三百米左右時,,撿到一個黑色的男式手包,。
打開后,蔡靖宇看到包內不僅有1600余元現金,,還有多張銀行卡及各類證件,、鑰匙及一張數額巨大的借據�,?吹桨鼉扔羞@么多貴重物品,,他想到失主肯定很著急,,就立即向單位領導進行了匯報。領導很是重視,,考慮到當時已是深夜,,就讓他妥善保管手包,待次日想法尋找失主,。
次日一早,,蔡靖宇趕到報社,把手包交給了單位,,在多位同事的見證下,,對包內財物進行了清點。最終在同事及警方的幫助下,,聯系上了手包失主并物歸原主,,失主當即表示感謝。
時間再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春蕾計劃”實施期間,,淮南日報社與淮南市婦聯聯合開設了“春蕾愛心橋”欄目。蔡靖宇負責該欄目相關工作,,他經常與市婦聯兒童部的工作人員一起,,深入偏遠鄉(xiāng)村小學了解情況,挨家挨戶摸排,,建立了淮南市特困女童檔案,。在《淮河早報》的前身《淮南日報.下午版》上定期刊登特困女童的名單和基本情況,向社會公布貧困女童的求助信息,,建立起了一座獨具特色的“春蕾愛心橋”,。
一時間“春蕾計劃”在全市家喻戶曉,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全市出現了“愛心熱潮滾滾來,,春蕾之花處處開”的暖心態(tài)勢,社會愛心人士踴躍加入到“春蕾計劃”中來,�,!按豪賽坌臉颉睓谀块_設期間,募集了大量慈善資金,,幫助1000余名貧困女童重返校園,。鑒于蔡靖宇在“春蕾計劃”中的突出貢獻,2004年5月,,省婦聯授予蔡靖宇安徽省“春蕾計劃”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如今,遇到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動,,蔡靖宇都是踴躍參與,。
蔡靖宇說: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光亮可以是無限的。未來,,他將持之以恒,,踐行黨媒采編人員的初心使命,持續(xù)弘揚社會美德,。
圖:蔡靖宇為坐在輪椅上的母親洗腳,。(記者 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