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史故事中汲取奮進力量⑥
新中國最高國務會議上,,為什么突然說到了涮羊肉?
國務會議在人們的印象中討論的都是國家大政方針,,而新中國的一次最高國務會議,,黨和國家領導人卻主動談起涮羊肉口味的問題,這是怎么回事,?
這件事發(fā)生在1956年1月,。最高國務會議召開第六次全會,作為會議召集人的毛澤東發(fā)表帶有國家基本政策性和方針性的講話,,其間,,他突然拋出這個“小問題”:為什么“東來順”的羊肉變得不好吃了?
始創(chuàng)于清朝的餐飲業(yè)老字號“東來順”以美味的涮羊肉馳名中外,,而那段時間實現(xiàn)公私合營的“東來順”涮羊肉口味發(fā)生了變化,,“羊肉經過改造變得不好吃了”等說法在社會上流傳,《人民日報》還就此刊發(fā)長篇報道提出問題。
這些引起了中央的注意,。時任政務院副總理兼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的陳云,,根據實地調研結果作出回答�,!拔覀冚p易地改變了它的規(guī)矩,。”陳云分析說,,原先“東來順”的涮羊肉只用35斤到42斤的小尾巴羊,這種羊的肉相當嫩,,現(xiàn)在山羊也用,,老綿羊也用,凍羊肉也用,,“涮羊肉怎么能好吃,?”此外,原材料進價不合理等因素也導致肉質下降,。陳云還說到另一家老字號“全聚德”烤鴨變得“烤不脆,,咬不動,不好吃了”的事例,。接著,,他提出解決辦法,比如私營工商業(yè)公私合營以后,,應在一個時期內維持原有的生產方法,、經營方法,還要對統(tǒng)購統(tǒng)銷采取一定的改進措施,。
毛澤東聞言作出指示,,“要羊肉必須繼續(xù)好吃,烤鴨子要更加好吃,,才能證明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并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要永遠保持和發(fā)揚老字號的品質和特色,,“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羊肉、鴨子應該更好吃,、更進步,。”很快,,相關部門通過保證特殊原料供應,、貫徹優(yōu)質優(yōu)價政策、補充切肉工人和改革工資制度等辦法,恢復了“東來順”“全聚德”等老字號的優(yōu)良品質,。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句“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羊肉,、鴨子應該更好吃,、更進步”,更道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初心,。無論是對中華老字號的傳承保護,還是讓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穩(wěn)穩(wěn)當當,,還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實踐,,都顯示著鮮明的民心指向,都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為人民謀幸�,!钡某跣�,,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賡續(xù)前行。
“我為群眾辦實事”,,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梳理,、公布了一批為群眾辦實事清單,,推進進展情況,將會及時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公布,。把群眾關切的民生小事辦好,,好事辦實,才能彰顯黨史學習教育的意義和效果,。(懷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