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河北岸的大平原上,,有一個普通而又普通的小村莊——王盤。
王盤莊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那是清末的時候,,此地是大地主王盤的家,王盤橫行霸道,、驕奢淫逸犯了罪,,被四大戶告到省政府,遂家被抄了,,有一條條河流可以證明,。這個故事深深地教育著王盤莊的后代人。
王盤莊離齊王廟小學很近,。中共鳳臺縣第二次黨的代表大會就是在齊王廟小學召開的,。程錫簡、黃天伯在齊王廟小學附近傳播過革命的火種,。胡之光,、王保官、胡光,,英勇頑強,,舍生取義,把革命干得轟轟烈烈,。王盤莊的人們配合仁人志士為革命事業(yè)做著默默的貢獻,。
王盤莊位于潘集區(qū)架河鎮(zhèn)先豐村。它的面積并不大,,人口并不多,。它是一個偏僻、幽靜的地方,。從遠處看莊子四周都有高壓電線與鐵路,,從近處看莊子四周都有河流。沒有人會喜歡這樣的地方,但是它有它的美,,它養(yǎng)育了它的子孫后代,。
如果說潘集區(qū)是一個玲瓏小城,那么王盤莊則是一處傳奇般的桃花源,。莊里的河與莊外的河,,把王盤裝扮得像江南水鄉(xiāng)一樣靈秀。
奇怪的是衛(wèi)星地圖上找不到王盤,,汽車若用導航也來不到這里,,陌生人走在莊里還容易迷路,整個莊子好像是諸葛亮的八陣圖,。如夢如幻如寶如仙境之地,,處處埋藏著黃金,等著人們去挖掘呢,!陽光溫暖,,空氣清新,田園燦爛,,民風淳樸,,風含情,水含笑,,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世事,。
現(xiàn)在的王盤莊是一個新的世界,。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與改革開放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農村,城市化,;生活,,網絡化。城里有的,,農村都有,,城里沒有的,農村也有,,已經不分城市與農村的等級了,。
有的人都不種地了,在城里工作,、安家,。有的人,閑天的時候打工,忙天的時候則回家務農,,工作與種地兩不誤,,比城里人活得還瀟灑。
王盤莊的東邊,,一百多畝地被私人承包做養(yǎng)殖,,主要養(yǎng)的是雞頭菱、雞,、鴨,、鵝,以前有葡萄園,。王盤莊的西邊是號稱亞洲最大的選煤廠,,選煤廠旁邊正在建一個電廠。莊里有十來畝地的菜棚,。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這里過了一年又一年,。
家家都蓋起了樓房,,一般是兩層,也有三層四層的,。原來的土房子不見了,,瓦房也少了,有的房子帶一個大院子,,漂亮得如別墅,。路,十年前就是水泥路了,,以后要修柏油路,。路燈已經亮了很久,人們晚上出入又方便又安全,。一輛輛公交車,、私家車快樂地奔跑在馬路上。垃圾分類放置,,每天有環(huán)衛(wèi)工負責管理,。莊里的環(huán)境幽雅、靜美,,在夕陽的照耀下像一幅幅名家的油畫,。
種地早已科學化、機械化,。收莊稼都用聯(lián)合收割機,,耕地都用旋耕機,拉糧食都用電瓶三輪車、貨車,。打谷場與人工收割成了親切的往事,,拖拉機、四輪車,、架子車基本用不上,,將成為紀念品。糧食在哪里曬呢,?看,!馬路邊、院子里,、平房頂上,,一片燦爛、繁華,。
大草堆消失了,,土灶臺少了,人們燒飯都用液化氣,。自來水安上了,,井水可以不吃,用來涮洗衣物,。廚房不再是過去的樣子,,有油煙機、水龍頭,、柜子,、高壓鍋、微波爐等東西,。衛(wèi)生間的太陽能會變成熱水器,蹲便器是免費安裝的,,傳統(tǒng)的廁所不用了,。客廳與臥室裝潢的跟城市一樣,,住起來修身養(yǎng)性,,比在城市還舒服。
當今的社會保障好,,人人都有醫(yī)�,?ǎ谛l(wèi)生院看病或住醫(yī)院治療可以報銷,,解決了人們很多的憂慮和痛苦,。村里還有培訓職業(yè)技術的活動,如:廚藝、電焊,、面點,、美容、美發(fā)等,,讓人們有致富的道路,。殘疾人、老年人能享受國家特殊的照顧,。
此時,,國家繁榮昌盛,農業(yè)產量與經濟收入較高,,日子豐富多彩,,人們安居樂業(yè),呈現(xiàn)出一派和諧馨香的氣氛,。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身上散發(fā)著正能量的光芒。
傍晚的時候,,王盤莊里有跳廣場舞的,、散步的、聊天的,、打牌的,,好不熱鬧!人們懂得鍛煉身體與保養(yǎng)美容,,更懂得享受與付出,。一些家庭門前貼著“星級文明戶”的小牌子。
改革開放以來,,變化到處可見,。我們走在小康的道路上,沐浴在黨恩中,,歌頌著祖國的偉大與美好,,熱愛著祖國的每片土地。我們永遠懷念那些在戰(zhàn)爭里犧牲的英雄,,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這一切,。
當春天來臨的時候,當桃花,、梨花,、油菜花盛開的時候,當河水潺潺的時候,,當燕子呢喃的時候,,整個王盤莊就是一個傳奇般的桃花源,。
王盤莊如此的普通而又不普通,我能不愛王盤莊,?能不憶故鄉(xiāng)嗎,?(王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