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患肝癌,,仍堅守脫貧攻堅第一線,;
她身居陋室,卻將貧困戶冷暖記心間,;
她自身貧困,,但以滿腔的愛和奉獻,如一道光照亮鄉(xiāng)村振興之路……
她就是許克素,,潘集區(qū)祁集鎮(zhèn)許崗村“當家人”,,也是聞名鄉(xiāng)里的“中國好人”。在與病魔抗爭的8年里,,她以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全村脫貧致富的責任,;在擔任村黨總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期間,她兌現自己的承諾,帶著大家一起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在平凡的崗位上,,她像一根蠟燭,燃燒自己,,讓脫貧攻堅與全面小康無縫對接,!
一心為公的“鐵人村官”
——“你們選擇我,就是對我最大的信任,,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
2008年進入村委會工作,2014年被全體村民推選為“女村長”,,許克素心里裝著全村的脫貧致富,。
曾經,許崗村有三大難題——行路難,、灌溉難,、過河難。解決這三大難題,,是許崗村脫貧的關鍵,。時逢全國脫貧攻堅的好政策,在市委組織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許克素多方奔走爭取,,為村里新修水泥道路4800多米,讓致富路通到家家戶戶的門前,;新建老虎翅小型灌溉站一座,,新建灌溉渠5000多米,每一塊田都能水渠到地頭,;村里還購置新的渡船,,村民們過河干活也方便多了。
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下,,許克素和村“兩委”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整村推進,、產業(yè)扶貧、社會扶貧,、因戶施策遍地開花,,基層組織建設、基礎設施水平,、村集體經濟,、貧困戶生產生活狀況等各方面都得到顯著提升,。先后爭取財政扶貧資金項目21個,總投資758萬元,。新建兩座60KW太陽能光伏電站,,村集體經濟由空白村一舉突破10萬元。建設遠教文化廣場一座,、村民休閑廣場一座,,翻建黨群服務中心,廣播電視和寬帶實現了自然村全覆蓋,。
2019年,,許崗村集體收入突破20萬元,,在全市率先實現“戶脫貧,、村出列”的目標,順利摘掉貧困村帽子,!
忘我工作的“生命斗士”
——身患癌癥,,精神不垮、斗志不松,,不圖什么,,只是為了讓許崗村的村民更幸福!
樂樂呵呵,、風風火火,,她似乎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但熟悉許克素的人都知道,,她被查出肝癌已有8個年頭,,愛與奉獻讓她學會樂觀與堅持,對她來說,,人生的終點都一樣,,就看這一路怎么走!
2012年,,診斷為肝硬化,,治療后回到工作崗位;2015年,,被查出來肝血管瘤,;2016年,因為肝癌,,她再次住院治療……癌癥手術治療要花巨資花時間,,她花不起,只能選擇保守治療,。
若休養(yǎng)的好,,還能有七八年時間,;如果太累,可能就……醫(yī)生建議她休息,,但許克素怎么都放心不下村里的貧困戶,,她還想趁著有生之年能為許崗村多做點事情。
直到現在,,許克素都沒有告訴家人自己的病情,,癌癥并不可怕!什么病也阻止不了她和許崗人一路前行的腳步,。對于她來說,,群眾想要的,就是她需要干的,,自己的病不算啥,!
許克素常對自己說,把不幸當悲傷整天哭啼啼是過,,把不幸當磨礪樂呵呵也是過,!或許是她的樂觀,或許是她的執(zhí)著,,或許是她的善良,,上天終于對她網開一面,癌癥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2019年初,,因頸部的甲狀腺腫瘤需要住院手術,村民們自發(fā)到醫(yī)院看望,,許多沒有血緣關系的大姐大嫂主動留在醫(yī)院照顧,,那一刻,她一點都感覺不到病痛,,有了村民的信任和關愛,,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多活一天都是賺來的!稍微能動,,許克素就出院回到工作崗位,,和許崗人一起奮斗新生活是她最想做的事情!盡管每天只睡5個小時,,盡管肝臟部位每天都在隱隱作疼,,但她的身影,依然堅守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
扛起責任的“最窮村長”
——助脫貧,、摘窮根、建小康,,每當看到家鄉(xiāng)發(fā)生的喜人變化,,她就感到幸福,!
抗癌藥,吃了一把又一把,,苦澀的中藥,,喝了一罐又一罐,每月5千多元的藥費是一筆不菲的支出,。從開始的5000元,,減到了現在1000多元藥費,她一吃就是4年多,,雖然把能省的藥都省了,,也欠下了10多萬元的外債,但貧困戶及孤兒一直是她心底最牽掛的事情,。
“摘掉貧困村的帽子,,并不是最終目的!還要斬斷貧根,,扶貧要扶志,!我還要帶著許崗人燃起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斗志,!”這是許克素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今年65歲的許圣勤當年是貧困戶,也是村里有名的懶漢,,吃著低保,、打著麻將,什么都不愿意干,。許克素和扶貧工作隊一次次敲響了他的家門,,先后10余次的思想工作,在鼓勵中夾雜著鞭策,,終于讓老人有了試試看的念頭,。針對老人有些養(yǎng)牛的經驗,許克素幫助他申請了5萬元小額貸款,,買了2頭牛,,當年就賺了近1萬元。3頭,、7頭……15頭,,懶散慣了的“老頑固”,如今不僅脫了貧,,還變成了有名的致富帶頭人,。
雖然身體里很多零件都出了問題,卻從來沒有打垮她,;雖然心臟不好,,但她有一副熱心腸,;雖然每月只有2000多元工資,還要吃藥抗癌,,但每年許克素都會給村里的孤兒添置衣服鞋子,。2012年,村里孤兒小鳳考取了大學,,因家里沒錢打算放棄,。她聽說以后,多方聯(lián)系為小鳳爭取4000元救助金,,自己掏錢準備了日用品,,又親自把孩子送到學校。臨別前,,小鳳拉著許克素的手依依不舍,,一聲“媽媽”讓她心中充滿力量……
從脫貧攻堅到鄉(xiāng)村振興,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上,,許克素的腳步從未停歇,!支撐許克素的是她對這片土地發(fā)自肺腑的熱愛,是她對這方鄉(xiāng)親發(fā)自靈魂的深情,,正是有了這份牽掛,,讓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熠熠生輝。
“這點病,,不怕,!我的肩膀夠寬,能扛,!”每當看到貧困戶脫貧致富,,每當看到村民享受收獲的喜悅,對于她來說,,這就是她最大的快樂……(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