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南首次出現 ●在二中是首屆
●不用交學費 ●享受國家規(guī)定的貧困生生活補貼
淮南二中有個特色宏志班
隨著淮南二中山南新校區(qū)的開學,,首屆二中高一宏志班迎來了42位同學。為使更多品學兼優(yōu)家庭貧困的同學享受到優(yōu)質教育資源,,宏志班應時而生,,而它在淮南的首次出現,也引起了廣大市民的普遍興趣,。在二中宏志班開學將近一個月之際,,10月9日,記者探訪了宏志班,。
淮南首個 二中首屆
9日上午10點左右,,當記者來到淮南二中時,宏志班的同學們正在上課,。記者沒有打擾同學們的學習,,徑直走進了二中副校長解玉嘉的辦公室。解玉嘉告訴記者,,早在2005年,,淮南二中在計劃搬遷山南時,就有了在新校區(qū)設置宏志班的計劃,。今年4月份,,在山南新校區(qū)即將完工之際,為幫助莘莘學子實現大學夢想,,滿足貧困家庭學子求知求學的愿望,,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二中發(fā)布了宏志班的招生計劃,。中考后,,二中首屆也是淮南首個宏志班共招收42名學生,學生主要來自淮南周邊的農村地區(qū),。為了確保教學質量,,二中宏志班的班主任及任課老師均是常年任教理科實驗班的老師,而力爭把每一個孩子送進名牌大學則是宏志班的目標,。在宏志班,,同學們是不用交學費的,并按國家規(guī)定享受貧困生生活補貼,。隨著宏志班教學經驗的積累,,其人數將在以后擴大到100人左右,達到兩個教學班級,�,?紤]到淮南周邊農村地區(qū)學生的情況,現在是主要來自淮南周邊地區(qū)農村的貧困考生,,其后將逐步覆蓋淮南各縣區(qū),。關于宏志班的學生,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解玉嘉說,,農村孩子學習條件不如城市,,但他們中有一些特別有毅力,特別能吃苦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二中的錄取分數線,,本身就很不容易,,因此他認為,宏志班學生的到來,,會給淮南二中的學生注入新鮮的血液,。在互相學習和幫助中,農村和城里的孩子得到互補,,校園文化建設會更多元化,,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宏志班要有自己的特色
“既然是宏志班,,就要有屬于宏志班自己的風格,、特色�,!焙曛景喟嘀魅握缑⒗蠋煶錆M信心地說。他為記者展示了自己為這個班級草創(chuàng)的一首歌曲,。歌曲題目為《宏志精神浩然天地間》,。詞中有幾句這樣寫道:來到宏志班,磨礪堅強意志,,書寫豪邁詩篇……胸懷宏大志向,,開辟發(fā)展空間……甄老師說,,這正是宏志班師生的共同心愿,不僅如此,,他們還設計了宏志班班徽等,。對于宏志班的同學,老師們在生活上給予了更多的關心,,由于外地孩子一般周末都選擇在學校度過,,老師們每周末都安排值班時間,負責同學們的學習和安全,。
在教學上,,甄老師告訴記者,首屆宏志班的學生主要來自淮南周邊地區(qū)農村,,這樣的地區(qū)往往經濟條件不太好,,從而由此往往導致教學水平發(fā)展不平衡,較之城市里的孩子,,首屆宏志班的有些學生就有著學習偏科的情況,,尤其是“雙語”即語文和英語成績不太理想,而這兩科學習成績的提高又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同時,,這些地區(qū)的孩子在初中時可能沒有很好的條件去做物理和化學方面的實驗,這也是一個薄弱點,。面對首屆宏志班的種種“新”情況,,所有老師都絲毫不敢松懈。作為淮南市首個特色班級,,老師們都抱著極大的信心和興趣去“經營”它,,努力打造出一個“名牌”�,!斑@些孩子在比較艱苦的學習環(huán)境里能考出達到淮南二中錄取分數線的成績,,就是一個很好的實力證明!我相信他們的潛質有很大的挖掘空間,!”甄老師笑著告訴記者,。
目標只有一個 故事各有不同
離開家鄉(xiāng),來到二中,,42位宏志班同學有著相似的求學夢想,,卻又各有不同的心情故事。
“為了我和姐姐讀書,,爸爸和媽媽沒有出去打工,,除了家里僅有的幾畝地外,他們還想方設法在街道上開了一個理發(fā)店掙錢,�,!苯衲�15周歲的王震來自六安市壽縣雙廟鎮(zhèn),,今年中考,他取得了總分732分的好成績,。
“本來我要去壽縣一中讀書的,,后來初中班主任老師建議我來淮南二中�,!蓖跽鸶嬖V記者,,12歲時他就離開老家雙廟在壽縣豐華中學寄宿讀書,由于家境貧寒,,且在班級里成績一直不錯,,班主任老師跟他詳細介紹了淮南二中以及二中宏志班的免費入學情況,并且希望他爭取更上層樓,,拿到淮南二中宏志班的“入場券”,。而在此之前,他和他的同學對淮南二中知之甚少,。
“我姐姐現在在煙臺魯東大學讀大一,,我們姐弟倆這些年讀書,爸媽掙的錢不夠用,,常常要靠親戚支持,。”王震能來二中宏志班讀書,,他的爸媽非常開心,,既免去了學費,又上了“高等學府”,,且二中每年都有很多項針對貧困生的救助措施,。
說起自己的學習成績,王震信心滿滿,,他最擅長的是數理化,,今年中考,他的化學考了滿分60分,,數學和物理也接近滿分,。難能可貴的是,王震的“雙語”即語文和英語都很不錯,,并不偏科,。
“來到淮南二中,感覺適應嗎,?”當記者詢問王震時,,這位15歲的大男孩的回答質樸而單純,“二中的學習氛圍好,,老師的課也講得好,,住宿生活都很好,我能適應,!”
“在宏志班三年學習后,,希望到哪里讀大學?”聽到記者暢想高考,,這個15歲男孩兩眼放光且充滿自信,,“我想到北京讀大學,那里是首都,,有很多自己想親眼看一看的建筑,,一定要考過去……”
與王震同寢室的還有來自鳳陽官塘鎮(zhèn)的高如德,9日中午12點多,,記者看到他時,,他正在復習著上午學過的功課。他對記者說,,自己原來在當地一個鄉(xiāng)村中學讀初中,,也住學校寢室,但那里的條件和二中沒法比,。進入二中以來,,除了學習上感覺緊張外,在生活上感覺挺不錯,。還有來自壽縣的楊亮同學,,慕名來到二中宏志班,感受到學校濃濃的學習氛圍,,讓他充滿了動力,。從同學們的反映來看,大家在生活上互相照顧,,在學習上力爭上游,,宏志班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
新聞鏈接:
“宏圖寄黨恩,,志遠為國強”,。宏志班是在政府的支持下,依托實力雄厚的學校,,專門為品學兼優(yōu)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免收學費、書費甚至還補助生活費的一種特殊教育形式,。
1995年9月1日,,全國第一個“宏志班”在北京市廣渠門中學開班。2002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聯(lián)合發(fā)出《關于進一步做好西部開發(fā)助學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從2002年起,,西部開發(fā)助學工程的資助范圍由西部12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擴大到貧困面較大的河北、山西,、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這些省要分別確定兩所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每所被確定的高中,要在招生計劃內開辦一個宏志班,,每班50人,,宏志模式由此在全國遍地開花。針對那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學校依靠政府投入和社會救助減免了他們的學雜費,,使他們得到就學機會。如果沒有這個救助,,這些優(yōu)秀學生就會因為貧困成為教育的棄兒,。
圖:宏志班學生王震在向記者打招呼。
(記者 陸士宇 張昌濤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