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一
再過10天,,一場盛大慶典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歷經數百年滄桑的天安門,,迎來了新中國六十華誕,,也見證著13億中國人滿懷豪情的光榮歲月。這份光榮,,屬于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人,,屬于在五星紅旗下成長起來的人,屬于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的人,,屬于一切親身經歷了這60年偉大變革并貢獻了自己力量的中華兒女,。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回首上一個百年,,面對山河破碎的中國,多少仁人志士泣血呼號上下求索,。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締造了新中國,開辟了中華民族歷史的新紀元,。這個新紀元將一個千瘡百孔,、四分五裂的舊中國,變成了一個團結統(tǒng)一,、前途光明的新中國,;將一個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變成了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主義國家。
從翻身解放到輝煌巨變,,從締造新中國到建設新中國,,一代代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民族復興為己任,書寫了一幅激越沉雄的歷史畫卷,,矗立起一座共和國歷史的不朽豐碑,。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構筑起共和國的雄偉大廈,,用智慧和汗水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撐起了人民共和國的錚錚脊梁,鋪下了民族復興之路的塊塊基石,。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讓我們銘記這些名字:憧憬“可愛的中國”的方志敏,視死如歸的“狼牙山五壯士”,,“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永做革命螺絲釘”的雷鋒,“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新時期領導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孔繁森,“趕超世界一流水平”的許振超……是他們,,以及無數中華兒女,,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以壯烈的犧牲、無私的奉獻,,展現(xiàn)了一部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的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創(chuàng)業(yè)史、開拓創(chuàng)新的改革開放史,。
崇高的精神在本質上都是一致的,。60年來,億萬中國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崗位上,忠于祖國,、堅持理想,,艱苦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共同推動了古老中國向現(xiàn)代化的轉身,,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只有深刻理解先輩們艱辛奮斗的歷程,才能深刻地認識到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果來之不易,,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就來之不易;只有深入把握共和國探索前進的歷史,,才能真切地領會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叮澳昵�,,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為紀念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無數先烈,,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奠基,;60年后,追溯共和國輝煌歷程,,我們把最崇高的敬意,,獻給那些改變和感動中國的人們。致敬英模,、銘記歷史,,不僅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飲水思源,更是要延續(xù)新中國的精神血脈,,從歷史的財富中尋找源頭,,從社會的進步中汲取力量,從一代又一代人的奮斗中獲得啟示,。
歷史在公正地記錄每一代人走過的足跡,,歷史也忠實地把發(fā)展的課題留給后來者。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時刻,,在這個偉大變革的時代,,讓我們重溫先輩的理想,凝聚起13億人民的力量,,不斷把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
(人民日報評論員)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