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同志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才華橫溢,,文采飛揚,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瑰麗的詩詞,,《沁園春·長沙》是其中一首氣勢磅礴的經(jīng)典之作,。
1925年秋,青年毛澤東離開故鄉(xiāng)韶山,,前去廣州主持農(nóng)民運動講習(xí)所,,途中重游湖南長沙橘子洲,觸景生情,,以火熱的革命激情,,寫下《沁園春·長沙》這首蓋世之作。
這首詞的上半闋,,描繪了長沙充滿生機壯美的秋色:遠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仰望“鷹擊長空”,,俯視“魚翔淺底”。毛澤東同志畫出了“萬類霜天競自由”的一幅秋天壯麗畫卷,。這畫卷看上去是立體的,、動態(tài)的、宏大的,。在毛澤東的筆下,,不但沒有秋的“悲涼”,而且秋天也可以是頑強向上充滿希望的,。他以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視野,攬物抒情,,以詩言志,,筆鋒一轉(zhuǎn)化萬千景物為情思:“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一問,,更顯示他放眼天地之間博大的胸懷、宏大的氣魄,、遠大的理想和氣壯山河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豪邁氣概,。
這首詞的下半闋側(cè)重于抒情�,!皵y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這是毛澤東同志回憶當年在湖南長沙讀書時和志同道合的同學(xué)們一起開展革命活動度過的艱難歲月,。“恰同學(xué)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是說當年同學(xué)們朝氣蓬勃,,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獻身革命事業(yè),。“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表達了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和戰(zhàn)友們敢于藐視達官顯貴、貪官污吏,,立志改造舊世界氣壯山河的萬丈豪情,。“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則寫出了熱血青年敢于擔當大任,,敢于拼搏的大無畏精神,。在這里,毛澤東告訴人們:“到中流擊水”的青年精英們,,正是“指點江山”“主沉浮”的新生革命力量,。
《沁園春·長沙》這首詞充分表達了青年毛澤東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不僅是對大自然的描繪,,更是對時代精神與個人理想的深刻反映。他將寫景,、敘事,、議論、抒情渾然一體,,一氣呵成,,呈現(xiàn)出豪邁的氣勢和堅定的革命信念。
這首詞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shù)特點:
一是廣闊高遠的意境,。這首詞以長沙秋色為背景,把秋天具體的自然現(xiàn)象,,經(jīng)過想象上升到多姿多彩瑰麗的神奇意境,,巧妙地把景物、情感,、志向有機結(jié)合,,融為一體,從而進入廣闊而高遠的意境,。
二是鮮活精準的語言,。語言有溫度,如“攜來百侶曾游”“恰同學(xué)少年,,風華正茂”,,讀起來有親和力,很溫暖。語言有力度,,如“擊”“翔”“遏”等,,用字如神,語言濃縮,,十分凝練,,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語言有深度,,如“誰主沉浮”這石破天驚般的提問,,可以看出作者挺進深邃,追求真理,。這些鮮活精準的語言,,非常富有生命力和張力。
三是雄渾豪放的詞風,。毛澤東胸懷宇宙,,放眼四海,以筆掃千軍的恢宏氣勢,,吐納風云,,評說春秋,囊括大千世界,。這種雄渾豪放的藝術(shù)風格使詞壇為之一新,。
面對秋天無邊無際的宇宙,充滿思想活力的毛澤東同志采用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將涌上心頭的萬千思緒和澎湃的心潮,,盡情地揮灑,使《沁園春·長沙》成為詞壇的又一座高峰,。中國的詞壇,、詩壇將永遠閃耀著毛澤東的名字。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使命,。我們應(yīng)該從毛澤東同志的詩詞中汲取磅礴的精神力量,,生在盛世,不負韶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而努力奮斗,。
(李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