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市民向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反映,相關部門對市民投訴本報熱線曝光的相關問題雖然進行了關注,,并開展整改,。但令人費解的是,有一些問題不知何故,,卻沒有整改到位,,甚至留下了一些令人鬧心的“后遺癥”。來電者希望本報熱線對這些沒有被相關部門徹底解決的問題,,繼續(xù)予以關注,。
居民質(zhì)疑:排水溝蓋板破碎8塊為何只更換6塊
市民甘女士向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介紹說,去年11月下旬,,她曾向本報熱線反映,,位于田家庵區(qū)洞山基建村一所幼兒園門前的一條排水溝蓋板有8塊出現(xiàn)破碎。當年11月18日,,本報“創(chuàng)城曝光臺”欄目以《蓋板破碎 路人心驚》為題,,對她所反映的問題進行報道。
據(jù)甘女士介紹,,本報相關報道見報后不久,,她就在事發(fā)現(xiàn)場親眼看到小區(qū)物業(yè)對破碎的排水溝蓋板進行了更換,。但不知何故,,施工人員當時只更換了6塊破碎的蓋板。目前,,那兩塊沒有更換的破碎蓋板,,仍然殘留在排水溝上口,既起不到遮蓋排水溝口的作用,,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讓行人看了就心驚。
面對這樣“虎頭蛇尾”解決問題的做法,,甘女士頗有說辭:從媒體曝光,,到小區(qū)物業(yè)及時關注,不難看出相關部門也深知排水溝蓋板破碎所存在的安全隱患,。既然關注了,,也對破碎的蓋板進行了更換,為何又要留下兩塊破碎的蓋板呢,?再說,,更換排水溝蓋板又不是多么復雜的大工程。為此,,甘女士希望通過淮河早報熱線,,再次呼吁小區(qū)物業(yè)盡快將沒有更換的2塊破碎的下水道蓋板進行更換,莫要讓這一問題留下令人鬧心的“后遺癥”,。
市民反映:好景不長,,這個共享單車存放點再次被違停機動車包圍得“水泄不通”
近日,市民陳先生向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反映,,他曾于去年11月17日向淮河早報熱線反映,每天從早到晚,,位于惠利大道銀鷺小區(qū)門前一個編號為061號的共享單車存放點的東邊,、南邊,、北邊便被一些違停的機動車包圍得“水泄不通”。因這個共享單車存放點的西邊是一條長勢茂盛的綠化帶,,行人更是無法通過,。所以,違停車輛直接導致市民取車難,,存車亦難,。
去年11月20日,淮河早報熱線以《這個共享單車存放點 取車難存車亦難》為題,,對陳先生所反映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報道,。據(jù)陳先生向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介紹,,淮河早報相關報道見報后,,相關部門就對發(fā)生在編號為061號共享單車周圍機動車違停現(xiàn)象進行了整治,。經(jīng)過整治后,,違停現(xiàn)象大有改觀,。但好景不長,,沒過幾天,這個共享單車存放點東邊,、南邊,、北邊再次被一些違停的機動車包圍。于是,,市民取車難,、存車亦難的現(xiàn)象再次在這里出現(xiàn)。
1月6日下午,,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就陳先生所反映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再調(diào)查。當天下午3時許,,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在061號共享單車存放點看到,有10輛小轎車,,以及數(shù)十輛電動車,,再次將這個呈南北走向,長約50米的共享單車存放點的東,、南,、北三面的通道堵住,導致一些市民在存放共享單車時,往往是費盡周折,�,;春釉鐖蟆⒒茨暇W(wǎng)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一位女士在該存車點存放單車時,,先后想從幾個違停車輛的狹縫中通過,但最終因這些空隙太狹小,,沒能如愿,。隨后,這位女士只好舍近求遠,,騎著共享單車,,前往別處存放。
對于市民反映的一些問題,,尤其是那些涉及民生民計的熱點問題,,經(jīng)新聞媒體報道后,相關部門能夠做到聞過則改,,理當受到點贊,。但對于那些整改工作不扎實,,解決問題不徹底,,甚至留有“后遺癥”的做法,也必須堅決予以杜絕,。(記者)